高中,是我開始接觸吉他的時候,當初的「新琴點播」裡面就有這首歌,當初剛開始學就是看到六線譜就會想彈彈看,後來慢慢知道這個人叫做Jim Croce。
那時候同學買了一本他的譜跟CD,我也很開心的跟他借來彈,心裡想著,這個人真的太屌了,當然套譜裡面也提到他再一次搭飛機去表演的路上飛機失事了,所以他的作品不多,可是他的雙吉他真的是令人驚豔!要一邊彈這麼複雜的吉他還要一邊唱歌,真的不容易阿!
These Dreams
以下來自http://vbb.bestradio.com.tw/989/index.php?act=ST&f=13&t=24758
Jim Croce小傳
《Jim Croce - 小傳》

Jim Croce是個傳奇性的人物,在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中,從玩具店 的店員、卡車司機、電台DJ、廣告業務員、工人到臨時教師,幾乎什 麼樣的工作都嘗試過。他來自費城,學生時代就對音樂有著一份執著 的狂熱,曾經組過好幾支民歌與藍調的樂隊。大學畢業後,為了生活 ,他到處打零工,還因為不小心被鐵鎚傷到手指,自己摸索出一套可 以不用到那受傷的指頭的吉他彈奏技巧。當然,在打工之餘,他也不 斷的磨練自己的音樂創作能力。
在Jim Croce念大學的時候,他有個知己的好友,名叫Tommy West。 這位老同學後來進入唱片界,和Terry Cashman搭檔,在六○年代中 期成為快速竄紅的唱片製作人。1967年,在老友的堅持下,Jim Croce帶著同樣愛唱歌的新婚妻子,搬到了紐約,夫妻一起在一些咖 啡店和小型的俱樂部裡賣唱,等待時機。
Tommy替Jim Croce夫妻爭取到唱片合約,出了一張專輯,可惜的是, 或野L們的時機真的還不成熟,專輯的銷路慘到讓他們抬不起頭,這 對夫妻只好傷心的回到老家去,一待就是兩年半。夫妻倆拼命打工, 好維持基本的生活。
而儘管出師不利,Jim Croce在充當卡車司機之餘,仍然沒有忘記繼 續他所熱愛的音樂創作。當他的作品累積到六首的時候,他把歌曲用 卡帶錄下來,寄給老友Tommy West和他的搭檔,Terry Cashman。 這回,他的作品顯然成熟多了,West和Cashman重新對他有了信心, 特別邀請他到曼哈頓,進入正式的錄音間,把那些作品錄製成母帶, 替他尋求唱片公司的支持。

1972年,ABC唱片公司把Jim Croce簽到旗下,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專 輯【You Don't Mess Around with Jim】,同名的單曲獲得了第八名 的好成績,不久,另一首單曲「Operator」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突 然之間,大家都注意到這個外型有點其貌不揚,作品風格卻很清新、 內容很生活化、甚至帶著些哲理的新人。
1973年的九月二十號,Jim Croce第三張專輯的宣傳才剛開始,新片還來不及全面上市,他就因為飛機失事而離開了人世,這的確是非常可惜的。在他過世之後,歌迷們紛紛搶購他的遺作,還因而使得他的第一張專輯再度暢銷,而奪得連續五週的排行冠軍呢。而他在首張專 輯裡面的單曲「Time In a Bottle」,也跟著登上冠軍寶座。
Jim Croce簡介: 出生於費城,Villanova University畢業後,從事老師的教育工作,教的是 歷史;教學之餘更在醫院中擔任義公,並輔導兒童心理治療,由於他相貌較 粗獷,得悉他的工作後,大家形容他為柔情的硬漢。
Jim Croce的作品多為雙吉他伴奏,完美的吉他編曲讓每位聽過的Player都 愛不釋手,作品中的訊息傳達,多屬藍領工人的生活點滴及想法。
Operator (接線生),描寫一位情感空虛的人,藉由和接線生的搭訕傾談寂寞。I'll Have To Say I Love You In a Song,傳達急於表現真情的孺慕情懷。I Got a Name 探討自我的追尋,These Dreams則是闡述一段因少不更事而造成分手的昔 日情懷。

Jim Croce - Time In a Bottle》
「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本來根本不被唱片公司重視,因為它 具有英國歌曲的色彩,跟Jim Croce第一張專輯的其他十一首歌曲都 不一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用比較現代的術語來說,也就是有一點 「另類」。唱片公司擔心,如果歌迷是因為喜愛這首歌而去買專輯, 發現其他歌曲都不是這種味道,可能會覺得受騙,所以始終沒有打算 把它發行成單曲,尤其是當Jim Croce第二張專輯裡的「Bad, Bad Leroy Brown」替他奪得第一個冠軍之後,更沒有人會想再回頭去從 他的前一張專輯裡去找歌來促銷。
1973年的夏天,兩位戲劇界的人士籌拍一部電視影片,描述一名罹患 癌症的年輕婦女跟死神搏鬥的故事,由於經費有限,無法特別請人替 影片譜寫插曲,於是希望從現成的歌曲裡面找一首剛好適合的作品。 他們到唱片行買了一堆專輯,仔細的聆聽,結果發現「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正好跟影片的精神完全符合,所以就跟Jim Croce 的經紀人連絡,希望獲得使用的野i。
1973年九月十二號,Jim Croce推出了他的第三張專輯【I Got A Name】,而就在同一天晚上,那部電視影片在ABC電視網播出, ABC各地分台的電話響個沒完沒了,無數的觀眾都在詢問哪裡可以買 到「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唱片公司正忙著替Jim Croce的新 專輯安排打歌的計劃,根本沒有時間理會觀眾的要求。
八天之後,也就是九月二十號,Jim Croce為了趕到另一所大學去開 宣傳的校園演唱會,搭上了一架包機,飛機一起飛就出狀況,撞上了 一棵大樹,機上所有的人員全部罹難,Jim Croce只活了三十歲。
在Jim Croce過世之後,唱片公司發行了「I Got A Name」這首歌的 單曲,同時被電影【最後美國英雄】採用為插曲。當那首歌曲打進排 行第十名的時候,「Time In a Bottle」終於也被發行成單曲了。六 個禮拜之後,它登上了榜首,成為搖滾年代第三首在藝人過世之後才 登上冠軍寶座的歌曲,可惜的是Jim Croce本人卻再也享受不到成?的滋味了。或釦畯怚u能說,這都是命中註定的吧?
那時候同學買了一本他的譜跟CD,我也很開心的跟他借來彈,心裡想著,這個人真的太屌了,當然套譜裡面也提到他再一次搭飛機去表演的路上飛機失事了,所以他的作品不多,可是他的雙吉他真的是令人驚豔!要一邊彈這麼複雜的吉他還要一邊唱歌,真的不容易阿!
These Dreams
以下來自http://vbb.bestradio.com.tw/989/index.php?act=ST&f=13&t=24758
Jim Croce小傳
《Jim Croce - 小傳》

Jim Croce是個傳奇性的人物,在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中,從玩具店 的店員、卡車司機、電台DJ、廣告業務員、工人到臨時教師,幾乎什 麼樣的工作都嘗試過。他來自費城,學生時代就對音樂有著一份執著 的狂熱,曾經組過好幾支民歌與藍調的樂隊。大學畢業後,為了生活 ,他到處打零工,還因為不小心被鐵鎚傷到手指,自己摸索出一套可 以不用到那受傷的指頭的吉他彈奏技巧。當然,在打工之餘,他也不 斷的磨練自己的音樂創作能力。
在Jim Croce念大學的時候,他有個知己的好友,名叫Tommy West。 這位老同學後來進入唱片界,和Terry Cashman搭檔,在六○年代中 期成為快速竄紅的唱片製作人。1967年,在老友的堅持下,Jim Croce帶著同樣愛唱歌的新婚妻子,搬到了紐約,夫妻一起在一些咖 啡店和小型的俱樂部裡賣唱,等待時機。
Tommy替Jim Croce夫妻爭取到唱片合約,出了一張專輯,可惜的是, 或野L們的時機真的還不成熟,專輯的銷路慘到讓他們抬不起頭,這 對夫妻只好傷心的回到老家去,一待就是兩年半。夫妻倆拼命打工, 好維持基本的生活。
而儘管出師不利,Jim Croce在充當卡車司機之餘,仍然沒有忘記繼 續他所熱愛的音樂創作。當他的作品累積到六首的時候,他把歌曲用 卡帶錄下來,寄給老友Tommy West和他的搭檔,Terry Cashman。 這回,他的作品顯然成熟多了,West和Cashman重新對他有了信心, 特別邀請他到曼哈頓,進入正式的錄音間,把那些作品錄製成母帶, 替他尋求唱片公司的支持。

1972年,ABC唱片公司把Jim Croce簽到旗下,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專 輯【You Don't Mess Around with Jim】,同名的單曲獲得了第八名 的好成績,不久,另一首單曲「Operator」也受到了大眾的喜愛。突 然之間,大家都注意到這個外型有點其貌不揚,作品風格卻很清新、 內容很生活化、甚至帶著些哲理的新人。
1973年的九月二十號,Jim Croce第三張專輯的宣傳才剛開始,新片還來不及全面上市,他就因為飛機失事而離開了人世,這的確是非常可惜的。在他過世之後,歌迷們紛紛搶購他的遺作,還因而使得他的第一張專輯再度暢銷,而奪得連續五週的排行冠軍呢。而他在首張專 輯裡面的單曲「Time In a Bottle」,也跟著登上冠軍寶座。
Jim Croce簡介: 出生於費城,Villanova University畢業後,從事老師的教育工作,教的是 歷史;教學之餘更在醫院中擔任義公,並輔導兒童心理治療,由於他相貌較 粗獷,得悉他的工作後,大家形容他為柔情的硬漢。
Jim Croce的作品多為雙吉他伴奏,完美的吉他編曲讓每位聽過的Player都 愛不釋手,作品中的訊息傳達,多屬藍領工人的生活點滴及想法。
Operator (接線生),描寫一位情感空虛的人,藉由和接線生的搭訕傾談寂寞。I'll Have To Say I Love You In a Song,傳達急於表現真情的孺慕情懷。I Got a Name 探討自我的追尋,These Dreams則是闡述一段因少不更事而造成分手的昔 日情懷。

Jim Croce - Time In a Bottle》
「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本來根本不被唱片公司重視,因為它 具有英國歌曲的色彩,跟Jim Croce第一張專輯的其他十一首歌曲都 不一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用比較現代的術語來說,也就是有一點 「另類」。唱片公司擔心,如果歌迷是因為喜愛這首歌而去買專輯, 發現其他歌曲都不是這種味道,可能會覺得受騙,所以始終沒有打算 把它發行成單曲,尤其是當Jim Croce第二張專輯裡的「Bad, Bad Leroy Brown」替他奪得第一個冠軍之後,更沒有人會想再回頭去從 他的前一張專輯裡去找歌來促銷。
1973年的夏天,兩位戲劇界的人士籌拍一部電視影片,描述一名罹患 癌症的年輕婦女跟死神搏鬥的故事,由於經費有限,無法特別請人替 影片譜寫插曲,於是希望從現成的歌曲裡面找一首剛好適合的作品。 他們到唱片行買了一堆專輯,仔細的聆聽,結果發現「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正好跟影片的精神完全符合,所以就跟Jim Croce 的經紀人連絡,希望獲得使用的野i。
1973年九月十二號,Jim Croce推出了他的第三張專輯【I Got A Name】,而就在同一天晚上,那部電視影片在ABC電視網播出, ABC各地分台的電話響個沒完沒了,無數的觀眾都在詢問哪裡可以買 到「Time In a Bottle」這首歌曲。唱片公司正忙著替Jim Croce的新 專輯安排打歌的計劃,根本沒有時間理會觀眾的要求。
八天之後,也就是九月二十號,Jim Croce為了趕到另一所大學去開 宣傳的校園演唱會,搭上了一架包機,飛機一起飛就出狀況,撞上了 一棵大樹,機上所有的人員全部罹難,Jim Croce只活了三十歲。
在Jim Croce過世之後,唱片公司發行了「I Got A Name」這首歌的 單曲,同時被電影【最後美國英雄】採用為插曲。當那首歌曲打進排 行第十名的時候,「Time In a Bottle」終於也被發行成單曲了。六 個禮拜之後,它登上了榜首,成為搖滾年代第三首在藝人過世之後才 登上冠軍寶座的歌曲,可惜的是Jim Croce本人卻再也享受不到成?的滋味了。或釦畯怚u能說,這都是命中註定的吧?
3 則留言:
你好, 我的 Jim Croce 雙吉他譜遺失多年. 就是紅色書皮而封面是類似水彩的 Jim Croce 肖像. 如果你還有這本譜, 我可以跟你買或世界來掃描嗎?
我住彰化員林 可以借你掃描
我住南港,也想要。可借我掃瞄嗎?
張貼留言